今天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消防救援局定于11月份在全国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警惕!校园火灾并不远,看似日常的场景,往往是火灾的“导火索”,这些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实验室违规操作:未按规程使用易燃易爆试剂,加热设备无人看管,高温引发试剂燃烧,浓烟迅速蔓延。
宿舍“隐形炸弹”: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热毯、电煮锅),电流过载导致线路短路起火。
图书馆疏忽大意:未熄灭的烟头、违规带入的明火,接触纸质书籍等易燃物,小火苗瞬间酿成大祸。
教学楼电器老化:长期未检修的照明设备、多媒体线路,因老化短路产生电火花,引燃周边杂物。



牢记!火场逃生“四步法”

火灾发生时,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盲目慌乱只会错失生机,请牢记逃生四步法:
1.保持冷静,辨明方向:切勿惊慌尖叫,通过烟雾颜色(浓烟多为有毒气体)和疏散指示标志,判断安全出口位置,低姿弯腰逃生(烟雾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空气更清新)。
2.湿巾捂鼻,快速撤离:用湿毛巾、湿衣物捂住口鼻,减少有毒气体吸入,沿墙壁快速移动,避免在楼道、楼梯口拥挤踩踏。
3.勿乘电梯,走安全通道:火灾时电梯井易成为“烟囱”,且随时可能断电困人,务必选择疏散楼梯逃生。
4.被困呼救,固守待援:若无法逃生,立即退回房间,用湿衣物封堵门缝,防止浓烟进入,到窗口挥舞鲜艳衣物、敲击物品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守护!日常防火“五不准”,防火胜于救火,细节之处见安全,这些“红线”绝不能碰:
• 不准在宿舍、教室私拉乱接电线,不将充电器长期插在电源上。
• 不准在校园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明火(如打火机、蜡烛),实验室操作严格遵守规程。
• 不准在楼梯间、安全通道堆放杂物,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 不准随意损坏、遮挡消防设施(灭火器、消火栓、烟感器),定期学习使用方法。
• 不准在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吸烟,不乱扔烟头。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关键!拨打火警要说清

火警电话“119”是生命热线,拨打时需清晰传递4个核心信息:
1.准确地址:说清火灾发生的详细位置(如XX学校XX校区XX楼XX层XX教室/宿舍),若有标志性建筑可一并说明。
2.火情情况:告知起火物质(如电器、书籍、试剂)、火势大小(如是否有浓烟、火焰高度)。
3.人员情况:说明是否有人员被困,以及被困人数、大致位置。
4.联系方式: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方便消防员随时联系确认,通话后保持电话畅通。
火无情,防先行,安全弦,记心中;学知识,会逃生,守规矩,不放松;校园安,青春暖,共守护,筑防线;119,记心间,平安路,伴始终。
来源: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