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戏水、江边露营或野外探险成为我们的休闲选择,但清凉一夏的同时,溺水危机也潜伏在身边,多起悲剧的发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7月7日,在山东青岛,一名女游客为捡手机,不慎跌落海中。危急时刻,在附近摆摊的57岁安徽阜阳籍女子刘玉荣闻声赶来,奋不顾身跳海施救,最终成功将人救起。
6月22日,湖南张家界3名学生下河游泳溺水,其中1人被成功救援上岸,两人被冲走不幸遇难。
6月15日中午,河南许昌鄢陵县3名小学生结伴到鹤鸣湖广场游玩,在广场西侧浅水区捞鱼时不慎滑落至深水区(设有警示标志),其中1人从水中爬出并向附近人员求助报警,相关部门及时赶往现场救援,2人救治无效死亡。
如何预防溺水?
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防溺水安全提醒
1.远离野外无安全标识的水域,看似平静的水库、池塘可能藏着暗礁、漩涡或深浅突变区。警惕“野泳热门地”,比如桥下、河道拐弯处,水流复杂易发生意外。雨后避免去河道、溪流,涨水时水流湍急,淤泥松动易陷。
2.在海滩或在野外水域游泳前务必穿好救生衣。尤其初学者尽量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随身携带救生哨,遇险时可以及时呼救,亦能节省体力。提前了解水域周边的救生设施位置,比如救生圈、扶梯等。
3.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重点活动四肢和腰部,减少抽筋概率。若在水中抽筋,保持冷静!手指抽筋可握拳再张开,小腿抽筋则伸直腿用力勾脚。酒后、空腹、饱腹状态下坚决不游泳,防止运动时抽筋或体力不支。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在游泳过程中如遭遇溺水,切记不要慌乱。做到以下3点,可极大增加获救几率。
1.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体没有放松时,人会沉入水中。
2.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3.注意周围有无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遇到有人溺水,如何正确施救↓↓

落水者上岸后的施救方法

多一份警惕,少一份意外;多一次提醒,多一份安心,夏日快乐不“呛水”。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