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坑指南丨别让套路盯上你的生活费

来源: 时间:2025-08-20

暑假是诈骗高发期,电信网络诈骗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这份防诈指南助你拆穿骗局套路,别让一时的疏忽坏了假期!

01刷单返利类

暑期学生党们兼职需求大,诈骗分子瞅准时机,发布虚假兼职广告,先给点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再诱导下载涉诈APP,以做大任务赚大钱为诱饵,让人不断投入,最后血本无归。

防骗秘籍

1.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需要垫资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被高额佣金所诱惑。

2.找兼职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招聘平台或渠道,不要轻信网络上那些来路不明的兼职信息。

3.一旦发现对方要求转账、汇款等涉及钱财的操作,立即停止,并向警方咨询。

02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

游戏玩家们要注意!诈骗分子在游戏社交论坛、交易平台等发布买卖账号、装备信息,诱导你进入虚假平台,模拟真实交易,最后以资金冻结或操作失效等为由,诱导事主向指定账户转账实施诈骗。

防骗秘籍

1.买卖游戏账号、装备等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官方交易平台,不要轻易相信私人交易或非正规平台的交易信息。

2.对于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交易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很可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3.正规的交易平台不会在交易过程中要求用户额外支付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转账。

03虚假购物、服务类

诈骗分子在微信、QQ、朋友圈、网购平台发低价、限量版、海外代购等虚假购物信息,吸引受害者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私下转账,而非走正规平台。受害者转账后,骗子要么消失,要么再找借口索钱。

防骗秘籍

1.网上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知名的购物平台,不要轻易相信个人发布的购物信息,尤其是那些价格明显不合理的商品。

2.避免在非正规平台或私下进行交易,正规的购物平台有完善的交易保障机制,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如果对方要求私下转账,坚决拒绝,并向平台客服举报。

04冒充公检法类

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公检法人员,经电话、微信、QQ联系受害者,以涉嫌违法犯罪威逼恐吓,发送虚假法律文书。后以配合调查等为由,诱其转资金到“安全账户”诈骗。

防骗秘籍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办案,更不会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

2.当接到自称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言辞所吓倒。可以通过拨打当地公检法机关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3.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发送的各种法律文书,这些很可能是伪造的。如果对自己是否涉及违法犯罪有疑问,应直接到当地公检法机关咨询。

来源:国家反诈中心、综合网络